返回列表 发新帖

[玩法&技巧] 从5w到200w,这些年快充都是怎么发展的

[复制链接] 1
回复
18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92

主题

327

帖子

1719

积分

极客达人

积分
1719

测评达人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在  2021-5-31 20:19:17 来自PC端  | 只看该作者 |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到渠成123 于 2021-5-31 22:06 编辑

2010的年iPhone4他的电池容量为1420mAz充电头功率为5w充满电需要150分钟,可能当时也不会有人想到2021年的小11pro魔改版充电头功率能达到200w,充满4000mAh的电池只需要8分钟。在智能手机发展的这些年快充已然称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接下来就了解以下这十多年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



初中物理里面讲过P(功率)=U(电压)X I(电流),由此可见我们想要提高手机的充电功率,我们必须要提高充电的功率。使用的方法无非的只有三种,一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充电的电流,然后就是在电流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或者同时提高充电的电压和电流。



手机的快充最早可以追溯2021年由USB IF 制定的USB BC1.2协,它的出现一定程度的规范了当时USB充电混乱的局面,并且将充电电流革命性的带到了1.5A按照当时5V的标准充电电压充电功率提升了50%,在当时电池容量普遍在1500mAh左右的情况下,7.5w已经完全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了。



时间来到2013年芯片厂商高通充分的利用了自己芯片和通讯的优势推出了QC1.0突破了1.5A充电电流的上限直接将充电电流干到了2A。从而实现了10w 的充电功率充电速度也得到了质的提升,QC1.0采用的是提高充电电流的方法来提高充电功率。如果说USB BC 1.2是手机快充发展的铺垫,那么高通QC1.0就是手机发展快充的开始。



时间来到2014年,继续提高电流已经行不通了,因为Micro USB 2.0的数据的内部结构的原因限制充电电流为2A,高通则通过提高电流的方式提高充电功率,因此QC2.0孕育而生它将充电电压从5V提升到了9V\12V\20V。QC2.0并不是简单的正极与负极的组合就可以让充电器输出所需的电压,而是还有一些协议在里面需要先发送握手信号,比如1.5s的握手电压组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输出,否则是不会改变充电器的电压。所以给手机充电的最高功率是18w,只能是9v2a或者12v1.5a,而20V主要是给笔记本准备的,华为FCP和三星闪充都是由QC2.0延展出来的,QC2.0虽然提高了充电功率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手机在充电的时候会严重的发热对电池非常的不友好。



同年国内厂商OPPO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继续提高电流的方式来提高充电功率Micro USB 2.0最高充电功率限制到了2A,OPPO直接将普通的Micro USB 的数据线进行改造,将Micro USB的触点增加到了七个充电头也整合了ic线路。所以OPPO vooc闪充技术从此亮相,他革命性的将充电电流提升到了5A在电压5V的情况下充电功率也来到了25W,相较于高通提高电压的方法,OPPO低电压的方案温更好且不伤电池 。但是成本比较高,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器数据线电池电路和接口在所以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启vooc闪充。



时间来到了2015年,既然单独提升电压和电流都有缺点。那么就把两个都提升,这个时候QC3.0孕育而生,QC3.0采用了最佳电压智能协议算法。输入电压以200mv为一档自适应调节提升最高38%的充电效率且降损耗,并且还可以向下兼容QC2.0与此Type-c接口的普及也将电流的上限提高到了3A,而QC3.0可以根据充电电流匹配相应的电压。



时间来到2016年,手机快充进入了黄金期。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各种充电快充协议除了高通与OPPO外,联发科也推出pe协议华为有了scp,快充市场也因此混乱不堪。这个对于用户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每个协议都互不兼容,所以USB IF 根据各家的快充协议基础上重新定制了PD快充协议,电压来到了3v-20v电压的调节幅度为20mv电流档位为1.5A 2A 3A 5A制定了恒压高电流和高压恒电流的快充方案最高可支持100w的充电功率,因为这套充电功率支持几乎所有的移动设备所以各家都遵循这个标准。



虽然快充的标准得到了统一的规范,但是随着快充功率的不断提高。也因此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高压恒电流方案,手机在充电时发热明显过高,原因是在高压快速充电时手机内部电路需要二次降压从而参生了不少的热量,这个热量还会随着电压的提高而增加,于是电荷泵技术孕育而生,其原理是当高压充电的时候输出到手机中由电荷泵的充电电压降低同时提高电流,这样就有了低压高电流的环境,快充技术的提升确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最受关注的是给电池带来损耗的问题,如果在时间和损耗之间选择,我还是愿意选快充给我带来的便利忽视给电池带来的损耗。因此未来更快更强的的充电技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254

积分

高能黄金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沙发
发表于 2021-5-31 23:46:06 来自黑鲨4  | 只看该作者
不过现在一去不复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提示 关闭

是否需要对本帖进行继续编辑,并重新设置首页贴的显示大图?如不需要,请直接点击左侧立即上首页按钮

立即上首页
继续编辑

292

主题

327

帖子

1719

积分

极客达人

积分
1719

测评达人

楼主
发表在  2021-5-31 20:19:17 来自PC端  | 只看该作者 |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到渠成123 于 2021-5-31 22:06 编辑

2010的年iPhone4他的电池容量为1420mAz充电头功率为5w充满电需要150分钟,可能当时也不会有人想到2021年的小11pro魔改版充电头功率能达到200w,充满4000mAh的电池只需要8分钟。在智能手机发展的这些年快充已然称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接下来就了解以下这十多年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



初中物理里面讲过P(功率)=U(电压)X I(电流),由此可见我们想要提高手机的充电功率,我们必须要提高充电的功率。使用的方法无非的只有三种,一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充电的电流,然后就是在电流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或者同时提高充电的电压和电流。



手机的快充最早可以追溯2021年由USB IF 制定的USB BC1.2协,它的出现一定程度的规范了当时USB充电混乱的局面,并且将充电电流革命性的带到了1.5A按照当时5V的标准充电电压充电功率提升了50%,在当时电池容量普遍在1500mAh左右的情况下,7.5w已经完全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了。



时间来到2013年芯片厂商高通充分的利用了自己芯片和通讯的优势推出了QC1.0突破了1.5A充电电流的上限直接将充电电流干到了2A。从而实现了10w 的充电功率充电速度也得到了质的提升,QC1.0采用的是提高充电电流的方法来提高充电功率。如果说USB BC 1.2是手机快充发展的铺垫,那么高通QC1.0就是手机发展快充的开始。



时间来到2014年,继续提高电流已经行不通了,因为Micro USB 2.0的数据的内部结构的原因限制充电电流为2A,高通则通过提高电流的方式提高充电功率,因此QC2.0孕育而生它将充电电压从5V提升到了9V\12V\20V。QC2.0并不是简单的正极与负极的组合就可以让充电器输出所需的电压,而是还有一些协议在里面需要先发送握手信号,比如1.5s的握手电压组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输出,否则是不会改变充电器的电压。所以给手机充电的最高功率是18w,只能是9v2a或者12v1.5a,而20V主要是给笔记本准备的,华为FCP和三星闪充都是由QC2.0延展出来的,QC2.0虽然提高了充电功率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手机在充电的时候会严重的发热对电池非常的不友好。



同年国内厂商OPPO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继续提高电流的方式来提高充电功率Micro USB 2.0最高充电功率限制到了2A,OPPO直接将普通的Micro USB 的数据线进行改造,将Micro USB的触点增加到了七个充电头也整合了ic线路。所以OPPO vooc闪充技术从此亮相,他革命性的将充电电流提升到了5A在电压5V的情况下充电功率也来到了25W,相较于高通提高电压的方法,OPPO低电压的方案温更好且不伤电池 。但是成本比较高,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器数据线电池电路和接口在所以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启vooc闪充。



时间来到了2015年,既然单独提升电压和电流都有缺点。那么就把两个都提升,这个时候QC3.0孕育而生,QC3.0采用了最佳电压智能协议算法。输入电压以200mv为一档自适应调节提升最高38%的充电效率且降损耗,并且还可以向下兼容QC2.0与此Type-c接口的普及也将电流的上限提高到了3A,而QC3.0可以根据充电电流匹配相应的电压。



时间来到2016年,手机快充进入了黄金期。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各种充电快充协议除了高通与OPPO外,联发科也推出pe协议华为有了scp,快充市场也因此混乱不堪。这个对于用户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每个协议都互不兼容,所以USB IF 根据各家的快充协议基础上重新定制了PD快充协议,电压来到了3v-20v电压的调节幅度为20mv电流档位为1.5A 2A 3A 5A制定了恒压高电流和高压恒电流的快充方案最高可支持100w的充电功率,因为这套充电功率支持几乎所有的移动设备所以各家都遵循这个标准。



虽然快充的标准得到了统一的规范,但是随着快充功率的不断提高。也因此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高压恒电流方案,手机在充电时发热明显过高,原因是在高压快速充电时手机内部电路需要二次降压从而参生了不少的热量,这个热量还会随着电压的提高而增加,于是电荷泵技术孕育而生,其原理是当高压充电的时候输出到手机中由电荷泵的充电电压降低同时提高电流,这样就有了低压高电流的环境,快充技术的提升确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最受关注的是给电池带来损耗的问题,如果在时间和损耗之间选择,我还是愿意选快充给我带来的便利忽视给电池带来的损耗。因此未来更快更强的的充电技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254

积分

高能黄金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沙发
发表于 2021-5-31 23:46:06 来自黑鲨4  | 只看该作者
不过现在一去不复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首页预览
正文预览
确认发布
取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